蕉岭县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 发布时间:2016-11-23 12:06:40
  • |
  • 作者:admin
  • |
  • 阅读次数:1205次

“十三五”时期,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图书馆实现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图书馆“十三五”规划,对于提升我县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保障我县公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推进我县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蕉岭县图书馆 “十三五”规划制定经历了前期讨论、《规划》起草、专家论证和征求意见、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四个步骤,体现出很强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特点。具体规划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秉承“发展为上、创新为先、服务为本、安全为重”的办馆理念,坚持“馆藏丰富,管理科学,环境优美,服务文明,读者满意”的质量方针,按照公共图书馆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努力推进图书馆工作实现新跨越,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目标:

1.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蕉岭县图书馆建设成读者的“学习空间”、“交流空间”、“人文空间”和“休闲空间”。

2.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读者综合满意度明显提升。

3.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基础,全力推进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提高图书馆应用新信息化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4. 与社会各界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全面推进蕉岭县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如举办“读书节”“读书月”、“读书日”等活动。图书馆通过配合“读书节”的开展,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扩大宣传图书馆,营造读书、学习氛围,引导全民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全民阅读风气。

5.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团队意识较强,有强烈进取精神的人才队伍。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图书馆转型升级

1.转变办馆模式,坚持以服务为本,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体现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在服务理念上,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要求,从“以资源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向“以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提高服务效能,实现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2.转变管理理念,由“管理读者”向“服务读者”转型。以满足读者需求、方便读者阅读为服务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牢固树立服务思维,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确保读者满意率达95%以上。

3. 推进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转型与重组。传统的基础业务向规范化、工具化、自助化和外包化等方向转型,业务重点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型。

4. 加强基本阵地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保障读者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十三五”期间,继续保持读者年流通人次30万以上、书刊外借册次16万次。

(二)全面推进蕉岭县图书馆总分馆试点建设工作

根据省文化厅粤文公【2016】53号文件精神,2016年我县被省列为第一批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试点县,需建立以县级图书馆为总馆,乡镇文化站为分馆,村文化室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实现图书统一采编、资源统一调配、人员统一培训、服务统一规范、绩效统一考评。

1.蕉岭县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以县图书馆为总馆,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居)综合文化室为服务点,实行共建共享,包括区域内场地、人力、文献、服务等资源的统筹利用。

2.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运营经费统筹管理使用机制。将各馆、站免费开放经费以及省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的总分补助资金统一纳入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运营专项工作经费,由总馆试点统筹使用。

3.以县图书馆总分馆为总体,打通行政层级和区域划分,畅通资源流通利用渠道,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共建共享,包括区域内场地、人力、文献、服务等资源的统筹利用。

4.采取“下派上挂,专兼结合”的方式,由总馆选派工作骨干担任分馆副馆长,对分馆的业务进行指导;分馆每季度派业务人员到总馆学习2天。村级服务点纳入所属镇分馆统一管理。

5.建立总馆对分馆、分馆对服务点的逐级考评机制,以及服务点、分馆对总分馆的反馈机制。通过双向考评反馈,不断完善总分馆服务,提升总分馆服务效能。

(三)继续推进文献资源建设

根据我馆实际情况,制定文献信息收藏规划,在文献采购工作中确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和时代意识。有系统地入藏地方文献、参考文献、科普文献,有选择地入藏青少年课外阅读文献,把优化馆藏结构作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力加强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使之成为馆藏文献主体的重要部分。购书经费有计划、按比例支出,在现有23万册馆藏纸质文献的基础上,以每年约15000册的增长速度发展,到2020年馆藏总量达到30万册以上,年订购报刊达390种。数字资源采购比例逐步提高至15%—20%。

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做好文献组织工作。提高文献组织效率,报纸到馆当天提供读者阅读;期刊到馆后2天内提供读者阅读;图书、视听资料、缩微资料到馆后,30个工作日内提供读者阅读;数字资源安装更新后,立即提供读者阅读。

(四)全面推进全民阅读推广工作

1.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针对“老、中、青、幼、盲”等不同社会群体针对性的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长期、定期开展图书馆活动,打造图书馆特色品牌。整合社会各界阅读推广力量,在全县各家庭、社区、校园、机关兴起阅读新风尚,建设“学习型家庭”、“书香校园”、“墨香社区”,以点带面,最终在全县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

2.拓展服务,加强基层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各村服务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送书下乡工程,送书下乡每年不少于1万册,送展览下乡每年2次,活动送下乡每年不少于10次,加强对乡镇各图书馆分馆业务指导培训,使送下去的活动能在本地扎根生长。

3.适应数字化趋势,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新闻、网络、公共微信平台等多种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五)全面提升图书馆综合管理水平

1.探索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工作。建立分权制衡、运作独立、公开透明的我馆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图书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对图书馆事业监督管理,推动蕉岭县图书馆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公益性服务效益最大化。

2.规范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坚决执行有关财经法规制度,合理使用各种专项经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其他支出,确保财务工作规范高效。

(六)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1. 培养一支素质优良、能适应新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馆员队伍。制定专业队伍建设的规划和聘用实施意见,有计划地将图书馆专业、计算机专业,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充实到图书馆队伍中来,逐步使馆员队伍的学历层次、专业层次、职称层次和数量与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相适应。

2. 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建立全员培训的长效投入机制,结合事业发展要求,加强针对全馆职工的业务培训,着重加强图书馆专业、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等重点业务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并鼓励和支持员工利用各种渠道参加各类学历教育。

(七)加强图书馆安全管理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十三五”时期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2. 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全馆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全馆各项工作安全开展。“十三五”时期,每年举行1次以上安全应急预案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处置突发事件和日常安全防范的能力。开展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专项行动,确保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全馆安全运行。

四、蕉岭县图书馆“十三五”规划制定人员名单: 

汤东康、朱翠英、李淑华、李瑜、黄敬东、王影、钟金莲、林红、邓丽卿、汤利娟、林婷、曾玉峰、冯程